荣誉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质荣誉 > 荣誉
12位院士、600余位专家齐聚首届力学交叉前沿研究论坛
来源:乐鱼体育网站      发布时间:2024-03-08 15:04:39      


12位院士、600余位专家齐聚首届力学交叉前沿研究论坛


  4月21日至4月2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江南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力学学报(英文版)协办的首届力学交叉前沿研究论坛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由杨卫院士和郭万林院士担任共同主席,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共吸引来自国内8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会单位的600余名专家参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郑晓静院士,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南京理工大学芮筱亭院士,北京大学魏悦广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院士,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教授,以及70余位杰青、长江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出席大会。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校科协、航空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人才办公室副主任张助华教授主持。

  单忠德代表承办单位向前来参会的院士专家、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航事业发展的各界的人说衷心感谢!他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科交叉融合是加速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力学横跨理工,以基础学科为基础,又紧密服务于工程实践,具有强大的学科孵化能力。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迫切地需要发展更先进的力学理论与实验方法,这也对力学交叉前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论坛是我国力学界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盛会,必将有力推动我们国家力学学科建设和交叉前沿研究的发展。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激发广大青年学者深入思考力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携手培养力学交叉领域创新人才、推动力学交叉领域自主创新,为推动新时代力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更好赋能高水平人才教育培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郑晓静院士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组委会面对三年疫情的影响而坚定地选择在今年线下召开这次会议表示感谢。她提到力学作为联系科学与工程的桥梁,在与其它学科的不断交叉与融合中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并从力学交叉之魅力,力学交叉之挑战和力学交叉之期待对本次会议进行了解读和指导,期待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乘势而上,为中国力学再启新程。

  唐洪武院士代表江苏省力学学会向大会致辞。他谈到力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仅完备了自身学科体系,也推动了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交叉学科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发展新学科且促进原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推动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次论坛是围绕高水平发展这一第一个任务,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分的发挥力学的基础支撑作用,促进力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凝练出一批符合国家重大需求或面向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为加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出新贡献、彰显新担当。

  会议主席郭万林院士在致辞中讲到,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就为交叉领域前沿研究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本次大会的主旨在于探讨力学交叉前沿研究,按照指示,以战略科学家为引领,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催生科学技术创新新动能。落实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大会共安排学术报告121场,其中大会报告5场、邀请报告116场。另有35位专家学者以海报形式在大会期间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作了题为《石墨烯材料:从科学、工程到产业》的大会报告,重点介绍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发展历史、材料研发布局和发展现状以及从实验室样品到规模化产品再到市场化商品落地的探索之旅。

  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作题为《Domain Knowledge-Guided Machine Learning》的大会报告,着重介绍了一种领域知识引导的机器学习策略,以铁素体-马氏体钢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行为、高熵合金在高温下的氧化行为等为例进行了讲解。这种学习策略促进了具有高度概括和精确预测能力公式的建立,对于科学、技术和工程都至关重要。

  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作题为《多场耦合超导固体力学的挑战与研究进展》的大会报告,主要介绍了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研究团队在新的力学领域中所开展的理论、实验与计算等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成效。

  北京大学魏悦广院士作题为《薄膜界面力学测量与跨尺度力学表征》的大会报告,对薄膜的典型应用、界面失效特征、可能的力学表征参量、相关的实验方法等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基于薄膜界面力学展望了与生物、物理等学科的交叉前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院士作题为《形状记忆智能结构:力学、材料、4D打印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主要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理论、智能结构设计、4D打印技术及其在航天器自展开构件、太空光伏电池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4月22日下午和4月23日下午,大会分“宏微观力学前沿进展”“流固交叉新前沿及应用”“刚柔结合及其前沿科学”“第五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四个分会场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激烈碰撞。

  在“宏微观力学前沿进展”分会场上,清华大学李喜德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陈少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魏宇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恒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郭旭教授、同济大学黄争鸣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孙博华教授、重庆大学李卫国教授分别围绕纳米管结构力学、复合材料性能、裂纹弹性场求解、宏微观尺度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力热能量密度等主题作主旨报告,并展开交流研讨。

  在“流固交叉新前沿及应用”分会场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亚溥教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陈坚强教授、天津大学汪越胜教授、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天健教授、北京大学段慧玲教授、陆军工程大学方秦教授分别围绕力能学主动控制、交叉力学基础问题、流固耦合影响、纳米流固传递、边界力学理论及应用等方面作了主旨报告,充分展示了流固交叉的魅力。

  在“刚柔结合及其前沿科学”分会场上,清华大学冯西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子顺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杨庆生教授、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兰州大学王记增教授、清华大学冯雪教授和张一慧教授分别围绕癌细胞群体动力学、智柔器件力学、微型机器人设计与制造、柔性集成器件、复杂结构力学分析等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并对力学交叉给出了思考。

  在“第五届低维材料力学青年研讨会”分会场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勇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忠教授、天津大学仇巍教授分别围绕莫尔超晶格结构、范德华层合结构、碳纳米复合材料力学、热障涂层内部应力实验研究等主题作了主旨报告,展示了材料维度带来的丰富交叉内涵。

  大会共计评选优秀海报奖5个,颁发由会议主席杨卫院士和郭万林院士签名的获奖证书,并由郭万林院士、芮筱亭院士和冷劲松院士分别为获奖人员颁发了证书。

  据悉,首届力学交叉前沿研究论坛聚焦力学交叉前沿研究,以宏微观交叉为基础,以流固耦合为纽带,以刚柔结合为纵深,带领参会者领略力学交叉之广袤疆域和无限魅力,有利于促进力学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深层次地融合,助力凝练一批符合国家重大需求或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新兴研究方向,推动我们国家力学学科的长远健康发展,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与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深化科教产教融合,探索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充分的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着力打造力学交叉前沿研究领域生力军,更好服务支撑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航天强国建设。